明洞毛孔粗大|緊緻縮毛孔・凹疤平滑計畫|麗瑾醫美診所

Professional Care. Honest Prices. Real Results.

為什麼毛孔看起來粗?

  • 皮脂+角化:出油多、角質堆積,毛孔被撐大顯粗。
  • 膠原下陷:痘疤/年齡導致真皮支撐下降,毛孔呈「梨形放大」。
  • 發炎與日曬:慢性發炎與UV傷害破壞膠原彈力纖維。
  • 清潔/保養不當:過度去角質、清粉刺造成反覆粗糙。

麗瑾的毛孔分層治療地圖

1) 微針電波(矽谷電波)

  • 定位:真皮層緊緻與膠原重整 → 縮毛孔、細緻膚觸、淡化痘疤紋理。
  • 節奏:4–6 週一次,3–4 次為一療程。
  • 優點:恢復期相對短、對「結構型毛孔」效果穩定。

2) 飛梭雷射(非剝離/剝離)

  • 定位:以微治療區促進重建 → 改善凹疤與粗大毛孔。
  • 節奏:非剝離 3–5 次(3–4 週距);剝離 2–3 次(6–8 週距)。
  • 選擇:凹疤/孔徑明顯者可混搭「非剝離打底+局部剝離加強」。

3) 皮秒均勻光(Tone/類蜂巢)

  • 定位:提亮膚色、改善細緻度與輕度毛孔、黯沉。
  • 節奏:3–4 週一次,3–5 次見感。
  • 搭配:可與微針電波/飛梭交替,提升整體平滑度。

4) 皮脂角化管理(門診與居家)

  • 定位:控油、代謝角質、穩定敏感屏障。
  • 工具:醫師處方酸類分級、修護/防曬、粉刺清理節奏規劃。
醫師會依孔徑型態(油脂撐大 vs 結構下陷)與是否合併凹疤設計「分層路線」與時序,避免刺激過量。

治療流程(到院到離院)

1) 面診與攝影

  • 分析毛孔型態、出油/角化與凹疤分布;建立對比紀錄。

2) 設計療程組合

  • 以微針電波/飛梭為主軸,穿插皮秒均勻光與皮脂管理。

3) 施打與降溫

  • 視治療別安排**表敷麻(20–30 分)**與全程冷卻。

4) 術後修護

  • 鎮靜面膜+修護產品,安排回診節奏與居家保養。

疼痛感與恢復期(參考)

  • 微針電波:3–6/10,術後 1–3 天微紅緊繃。
  • 非剝離飛梭:3–5/10,1–3 天紅感;剝離則 3–7 天脫屑/咖啡點。
  • 皮秒均勻光:2–4/10,當天~隔日輕紅。
依個人膚質、能量與區域不同而異;旅客可安排旅程前半段進行。

建議次數與間隔(快速指南)

  • 結構型毛孔/凹疤為主:微針電波 3–4 次(4–6 週距)+飛梭 2–3 次(6–8 週距)交替。
  • 油脂角化型毛孔:皮秒均勻光 3–5 次(3–4 週距)+門診清粉刺與處方控油。
  • 維持:每季 1 次保養性療程+長期防曬修護。

居家保養指南(7–14 天)

必做

  • ✅ SPF50+ 防曬與物理遮蔽
  • ✅ 溫和清潔、加強保濕、屏障修護
  • ✅ 依指示冰敷與使用鎮靜面膜

先暫緩

  • ❌ 酸類/A 醇/去角質(至少 1 週,剝離飛梭 2 週)
  • ❌ 三溫暖/劇烈運動 48 小時
  • ❌ 厚重底妝(視紅感 24–72 小時調整)

常見 Q&A

Q1:只靠清粉刺能縮毛孔嗎?

清粉刺改善表面整潔,但無法解決膠原下陷造成的孔徑放大;需配合微針電波/飛梭重整結構。

Q2:會不會反黑?

高能療程都有風險;以漸進能量+嚴格防曬修護可大幅降低,深膚色族群會特別客製。

Q3:做幾次會有感?

多數人於 2–4 週感到觸感更滑;4–8 週膠原重整期孔徑更明顯改善,完整療程後更穩定。

Q4:旅客行程怎麼排?

抵達後 前 1–2 天完成首療程 → 4–6 週線上追蹤 → 下趟行程續做或安排在地維持。

價格與方案(到院評估為準)

  • 依治療種類(微針電波/飛梭/皮秒)、面積與次數與是否複合決定。
  • 可諮詢多次套程、區域加強與同行優惠。
實際報價與次數以面診評估為準。

預約與諮詢(Call-to-Action)

  • 歡迎台灣旅客預約明洞麗瑾醫美診所毛孔粗大評估
  • 提供中文協助(需提前告知)與濃縮行程規劃
  • 透過線上表單/WhatsApp/KakaoTalk上傳膚況照片,獲得個人化建議


Book Now